祝贺博士生李晓茜获评2021-2022学年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
2023-1
share to:
李晓茜,中共党员,微电子学院2020级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研究生,荣获2021-2022学年度复旦大学研究生优秀学生标兵(全校每年20名)。复旦求学期间,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,以二作三作身份发表SCI论文9篇,拥有公开授权专利2篇。曾获2021-2022年国家奖学金,2020-2021年复旦大学华为奖学金,并多次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微电子学院优秀党员等称号。担任2020级普博班班长,积极协助辅导员完成班级工作,所在班级荣获2020-2021年优秀学生集体称号。疫情防控期间,担任班级疫情流调负责人以及学校疫情防控志愿者,一直奋斗在疫情前线。

2018年,受到复旦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吸引,李晓茜来到复旦微电子学院继续深造。她选择硕博连读,主攻方向为基于新型氧化镓器件的电学与光学特性研究。超宽禁带半导体新型氧化镓器件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初期,其丰富的器件级应用在逻辑、储存、运算上具有极大潜力。到目前为止,李晓茜已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撰写并发表SCI论文9篇,拥有2项授权发明型专利,并获得国家奖学金、复旦大学华为奖学金、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微电子学院优秀党员等称号。
一路走来,李晓茜将她的学术道路比作“走绳索”。学术研究,既牵引着她走向未知海洋的深处,也时刻提醒她,稍有不慎时就容易导致失败。而正是一次次失败的经历,让她能以更包容更乐观的姿态去面对科研与生活。“我相信危机之中,危总是与机相伴。不管失败还是成功,有没有达到预期,都有它存在的意义。”她始终坚信,“当有些事情毫无进展,往往在你绝望和想要放弃之时,再坚持一下,它就会给你一点生机。”
“在我科研起步阶段,是老师无比耐心的指导缓解了我对科研的胆怯。”李晓茜十分感谢自己的导师,他“先做人后做事”的处事态度也深深影响着李晓茜。“做一个正直、善良的人比科研水平更为重要”,李晓茜将导师的谆谆教导刻在心中。
“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”,李晓茜这么形容自己。学术体现了她的安静与精准,生活则体现了她的活泼与跳跃。跑步是她最喜爱的生活方式之一,不仅因为每天坚持打卡跑步会让她获得“自律的满足感”,还因为她一直觉得,“生活里需要一种爱好去调节相对单一的科研生活”。她喜欢每天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去跑步,在蓝天下吹着微风,向前奔跑,静静思考和规划每天发生之事。
面对未来的博士生活,李晓茜认为:“不要大喜大悲,应该是我们博士必备的素养;也不要让任何人去定义你。”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她也祝福各位研究生们,都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,“生活需要靠自己努力打拼!”
